技术难度高但前景广阔mdash;mdash;大量的关注度和资源正涌入人形机器人领域。近日,被称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的优必选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即将踏入资本市场。有业内人士判断,随着产业化、商业化应用加速,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正处于天时、地利、人和的爆发拐点。
老牌企业将发人形机器人首股
优必选成立于2012年,在机器人领域算得上是一家老牌创新企业。2014年,该公司曾开发并生产首款小型人形机器人Alpha,2018年发布的第一代Walker机器人,实现中国双足机器人行走能力的突破。此次如顺利登陆港股主板,其将成为首家登陆资本市场的人形机器人企业。
人形机器人是业界公认技术难度最高的智能机器人。优必选招股说明书显示,作为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的极少数市场参与者之一,截至今年6月30日,它已服务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900多家企业客户,并已售出超76万台机器人。
智能制造将成为人形机器人首个大规模应用的领域。优必选首席品牌官谭旻表示,商用服务场景是人形机器人最快应用的市场,而家庭场景则最具潜力。近年来,优必选的人形机器人业务发展迅猛。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公司人形机器人业务贡献5184万元的收入,同比增长3倍有余,占公司总体收入额的5.1%,相较于2020年、2021年均有大幅提升。
有望创造弯道超车机遇
我觉得这个需求也许会达到100亿台,这是一个令人疯狂的数字。今年5月特斯拉股东大会上,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middot;马斯克表示,预计未来人形机器人的需求量将远远超过电动车。
人形机器人具备类人形态,能够适配人类工作环境,在养老助残、环境清洁、医疗康养、家政服务等领域具备巨大应用潜力。据国际投行高盛预测,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40亿美元,为缓解老年护理劳动力短缺问题、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面对这一巨大的蓝海,科技巨头和创业公司纷纷跑步入场,共同押注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比如Open AI、亚马逊、三星、腾讯等都已通过投资布局人形机器人;特斯拉、戴森、小米等下场研发人形机器人;创业公司Figure完成7000万美元A轮融资,智元机器人也获比亚迪、百度、高瓴等机构投资;小鹏、宇树科技、开普勒、乐聚机器人等也在近期密集发布人形机器人产品。
支持人形机器人发展的政策也在加大。一个月前,工信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表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发展潜力大、应用前景广,是未来产业的新赛道。近期,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频频传出加快建设各地区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的消息。
加快人形机器人发展正当其时。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梁靓认为,人形机器人技术及其产业创新,将是对传统机器人产业链的再造和升级,有望创造新能源汽车式弯道超车机遇。
走进千家万户仍任重道远
去年以来,通用人工智能因Chat-GPT的问世在全球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业内认为,人形机器人被认为是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最佳载体。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最有前景的落地方向之一,预计当产业迭代成熟之后,所对应的年度市场规模会有数万亿元。中信建投研报认为,目前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前期已有一定基础,但仍处于商业化早期阶段,需要加强政策引导,集聚资源培育形成完善的产业链。
梁靓也表示,人形机器人正处于产业发展的培育期,产业各方普遍期望加快研制成熟可应用的产品,进而推动商业化落地。但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首先要实现从科研成果向稳定产品的跨越。
成本也是商业化必须迈过的一道坎。过去,人形机器人售价动辄百万美元,因为它要在人类生活中实现自如运动并完成复杂任务,对灵活性要求更高,需要更复杂的结构来实现。谭旻表示,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成本一直在稳步下降,但要让人形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仍然任重道远。随着一批科技巨头入局拉动产能,预计到2025年人形服务机器人价格会有大幅下降。他说。
技术难度高但前景广阔mdash;mdash;大量的关注度和资源正涌入人形机器人领域。近日,被称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的优必选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即将踏入资本市场。有业内人士判断,随着产业化、商业化应用加速,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正处于天时、地利、人和的爆发拐点。
老牌企业将发人形机器人首股
优必选成立于2012年,在机器人领域算得上是一家老牌创新企业。2014年,该公司曾开发并生产首款小型人形机器人Alpha,2018年发布的第一代Walker机器人,实现中国双足机器人行走能力的突破。此次如顺利登陆港股主板,其将成为首家登陆资本市场的人形机器人企业。
人形机器人是业界公认技术难度最高的智能机器人。优必选招股说明书显示,作为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的极少数市场参与者之一,截至今年6月30日,它已服务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900多家企业客户,并已售出超76万台机器人。
智能制造将成为人形机器人首个大规模应用的领域。优必选首席品牌官谭旻表示,商用服务场景是人形机器人最快应用的市场,而家庭场景则最具潜力。近年来,优必选的人形机器人业务发展迅猛。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公司人形机器人业务贡献5184万元的收入,同比增长3倍有余,占公司总体收入额的5.1%,相较于2020年、2021年均有大幅提升。
有望创造弯道超车机遇
我觉得这个需求也许会达到100亿台,这是一个令人疯狂的数字。今年5月特斯拉股东大会上,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middot;马斯克表示,预计未来人形机器人的需求量将远远超过电动车。
人形机器人具备类人形态,能够适配人类工作环境,在养老助残、环境清洁、医疗康养、家政服务等领域具备巨大应用潜力。据国际投行高盛预测,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40亿美元,为缓解老年护理劳动力短缺问题、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面对这一巨大的蓝海,科技巨头和创业公司纷纷跑步入场,共同押注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比如Open AI、亚马逊、三星、腾讯等都已通过投资布局人形机器人;特斯拉、戴森、小米等下场研发人形机器人;创业公司Figure完成7000万美元A轮融资,智元机器人也获比亚迪、百度、高瓴等机构投资;小鹏、宇树科技、开普勒、乐聚机器人等也在近期密集发布人形机器人产品。
支持人形机器人发展的政策也在加大。一个月前,工信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表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发展潜力大、应用前景广,是未来产业的新赛道。近期,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频频传出加快建设各地区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的消息。
加快人形机器人发展正当其时。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梁靓认为,人形机器人技术及其产业创新,将是对传统机器人产业链的再造和升级,有望创造新能源汽车式弯道超车机遇。
走进千家万户仍任重道远
去年以来,通用人工智能因Chat-GPT的问世在全球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业内认为,人形机器人被认为是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最佳载体。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最有前景的落地方向之一,预计当产业迭代成熟之后,所对应的年度市场规模会有数万亿元。中信建投研报认为,目前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前期已有一定基础,但仍处于商业化早期阶段,需要加强政策引导,集聚资源培育形成完善的产业链。
梁靓也表示,人形机器人正处于产业发展的培育期,产业各方普遍期望加快研制成熟可应用的产品,进而推动商业化落地。但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首先要实现从科研成果向稳定产品的跨越。
成本也是商业化必须迈过的一道坎。过去,人形机器人售价动辄百万美元,因为它要在人类生活中实现自如运动并完成复杂任务,对灵活性要求更高,需要更复杂的结构来实现。谭旻表示,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成本一直在稳步下降,但要让人形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仍然任重道远。随着一批科技巨头入局拉动产能,预计到2025年人形服务机器人价格会有大幅下降。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