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内容

项目100%拿到风投,科技成果转化“松山湖模式”是如何形成的?|高质量发

时间:2024-05-18 02:48 来源:证券之星 阅读量:18936   
  

“原来在高校,做基础研究条件特别好,但是当我们想将一些新材料进行产业转化,便遇到了很多困难。来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我们的技术研发和产品研发的方向是更有市场需求的,能更快找到落地方向。”5月16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广东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其中轻元素先进材料与器件团队研究员刘科海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2019年,从北京大学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创新样板工厂的刘科海,加入了由王恩哥院士负责的轻元素先进材料与器件团队。团队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及产业化核心技术,瞄准单晶薄膜材料和高端铜材市场,抢占轻元素薄膜材料及其先进器件制备技术、高端铜材及装备制造技术的制高点。

在这里,刘科海和团队成员们几年如一日探索如何快速将前沿研究、应用研究实现产业成果转化,探索体制机制创新。

在采访现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陈东敏表示,6年前,数个科研团队“组团”入驻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在东莞寻求通过材料创新赋能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持续升级的新思路。如今,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已经探索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的“松山湖模式”:成果转让模式、技术参股模式、室企攻关模式、产业集聚模式,在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移的死亡谷上,架起一座铁索桥。

当前,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居全国第一。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焦重点产业链发展需求布局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而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为代表,广东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正在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跨学科、大协同科学研究,助力广东构建起“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

在科技成果转移的“死亡谷”上架起铁索桥

刘科海介绍,元素先进材料与器件团队的研究方向主要有单晶铜、单晶石墨烯等单晶二维材料的研究、高端铜材及装备产业化、二维材料声学器件和声学芯片研究。

在来到材料实验室后,刘科海和团队开始沿着两条路做科技成果转化。一条路是自己创立企业,一条是和企业做联合工程中心,如与养生堂共建科研平台,企业提前深度融合到实验室,后者针对需求进行研发,然后共同推进成果转化。

刘科海以轻元素高端铜材联合工程中心为例表示,其为团队和中科晶益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2021年联合组建。在运作中,企业将实验室的技术拿到市场融资,从而发展壮大,再将产品通过实验室与更多的龙头企业去实现交互使用。

“这样的模式较一般创新型企业的优势在于,材料实验室是一个很好的创新平台,既有科研条件又有创业条件,可以吸引不同的人才队伍过来,包括研究员、博士后、资深高级工程师、高级技术人员等,能很快将科研人员的idea变成产品雏形,还可以到周围的应用场景里做验证,这和只在高校里做基础研究完全不同,我们能真正围绕市场需求做探索。”刘科海说。

在元素先进材料与器件团队展厅,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看到诸多如微细铜扁线、12英寸单层二硫化钼薄膜等前沿新材料样品。

刘科海介绍,“在龙头企业的规划,这些是未来3-5年后有竞争力的下一代材料,但目前在市场上可能找不到,或者无法进行稳定供应,无法量产,所以企业不敢在这些领域上投入太多研发。这时候材料室实验室就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在当前订单并不足的情况下,还能跟企业合作快速迭代,保证在未来该产品进入成熟期后,可以在国际上抢占先机。”

谁掌握材料,谁掌握未来。前沿新材料具有先导性、引领性和颠覆性。在我国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道路上,原材料的痛点实际上限制了很多产业的颠覆性创新。

而通过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打造的“松山湖模式”,创新项目可以从政府“扶上马送一程”,实现从0到1再到10,再到构建“科技—产业—金融”,实现从10到N的产业化,完成自我“造血”和市场“接棒”。

这个过程也被陈东敏称为“先立地,后顶天”。当前,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人才队伍有1211人,包括36位海外高层次人才、70多位博士后、319位联合培养研究生、304位工程师等,这些科研人员集聚在此,围绕金属材料、能源材料、低维材料等展开科技研究和成果转化。

陈东敏介绍,材料实验室能吸引科学家“组团”南下的原因主要是,这里可以提供概念论期间很重要的经费投入以及机制体制创新,包括把80%的收益权奖励给科学家,实验室只保留20%,任务便是一定要把项目完成。

“目前看来这个模式是可行的,我们的项目100%能成功拿到风险资本投资,现在投资10个亿项目目前资本评估价值已经达到50个亿,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使得地方政府更有底气持续不断支持科技成果早期创新的投入,而后再交给社会资本,形成高效的创新金融链。”陈东敏说。

在此基础上,一大批创新项目已经可以撬动下游产业合作。目前,松山湖实验室成立锂离子电池团队、高效晶硅电池团队、水系锌基电池团队,已联合广汽、欣旺达等龙头企业打造能源材料与器件创新工场,服务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探索符合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广东模式”

前沿新材料是构建新的增长引擎的重要切入点。近年来,新材料产业在产业规模、技术创新、推广应用与集群化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新材料在原始创新能力、产业基础能力、成果转化效率和技术竞争力方面仍有待提升。

在陈东敏看来,科技创新必须要和市场接轨,要找到市场的定位。科技成果转化是否成功,关键衡量因素也在于是否有市场“接棒”,真正实现从高校、科研院所的样品,到实验室的产品,再到市场导向的商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真正走到市场,实现商业化发展。

“如何立地顶天?一方面,要保证有一批科学家去做探索性研究。另一方面,科技研究一定要从市场端提炼前沿性、前瞻性问题,而不是完全从文章来看问题。那就需要一个地方对于研发的投入,应该首先明确,谁来主导,应该投什么方向。”陈东敏认为。

同时,为了推动科研成果顺利走向市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在构建创新样板工厂考核体系时,便将这一因素考虑在内。

“我们的解决思路是,25个创新团队,其产品一定要符合市场需求,对于每一个赛道、每一个项目,都制定个体化评价体系,每季度、每半年、每年进行考核,团队成员根据他们的实际贡献给他们评职称,将个人成长过程深深嵌入到复杂的成果转移转化机制里去。”陈东敏表示。

当前,中国每年产生大量科研文献,SCI文献一年达7万余篇,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较美国高出1万件,比日本高出2万件。但在新材料领域,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何将中国每年大量的科研成果利用起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毫无疑问,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在机制体制创新上,为广东回答这个命题提供了新解法。目前,实验室25个创新团队都已经拿到风险资本投资,真正在市场上得到了检验。“但风投接棒后,只拿到A轮不代表成功,只能说明成功走出了财政‘襁褓’,要到市场上拼搏,最后上市,对科学家团队仍旧是一个巨大挑战。这也是我们采取跟下游企业、头部企业合作,加速发展历程的原因。”

为推动科研团队和市场能完美接棒,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还分别与国家开发投资集团及粤科金融集团共同发起设立两支新材料风险投资基金,总规模8.5亿元,在资金链方面已逐步形成从财政投入向风险资本“接棒”的发展态势。

“从目前进展来看,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所有项目均已转换成功,不存在‘夭折’现象。”陈东敏认为。

截至2023年8月,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创新样板工厂板块财政实际总支出8.42亿元,总收益14.41亿元,收入大于支出,完成从政府到市场的“接力”,迈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实验室也因此成为东莞推进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机制创新和“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经典案例。

作为广东省第一批省实验室之一,六年以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已然探索形成了“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究—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模式,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广东的区域创新综合能力。

截至目前,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居全国第一,全省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主要科技指标均居全国首位。

近年来,广东坚持制造业当家,坚持把科技创新落在企业上、落在产业上、落在发展上。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焦重点产业链发展需求布局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建设高水平多层次实验室体系。

而不同于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在广东开创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新道路,助力探索形成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广东模式”。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