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内容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养老产业

时间:2025-08-14 17:10 来源:投资界 阅读量:10618   
  

01 产业链全景图

02 中国老龄化现状

国际上常用老年人口比重衡量人口老龄化,比重越高老龄化程度越高。中度老龄化指 60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 20%,或 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 14% 。

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 年,中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占 21.1%,65 岁及以上占 15.4% 。2024 年,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3.1 亿,占 22%;65 岁及以上 2.2 亿,占 15.6% 。依联合国标准,中国已全面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横向对比下各国老龄化情况。联合国标准说,一个国家 65 岁以上人口占比达 7%,就迈入老龄化社会;占比到 14%,就是深度老龄化社会了。主要经济体里,像我国、韩国、日本这些亚洲国家,从进入老龄化到深度老龄化,花的时间较短;英国、美国、德国等欧美发达经济体,经历的时间就比较长。

再看我国人口年龄分布,到 2023 年底,50 - 60 岁人群是我国人口的重要部分。要注意,我国老年人口目前大多年龄不算高,他们在护理、旅游等服务消费上需求大。未来 5 - 10 年,可能是我国发展银发经济的关键时期。

03 上游产业链

随着老龄人口越来越多,再加上政府大力支持推动养老产业发展,养老器械行业也跟着水涨船高。

2020 年,中国养老器械行业市场规模达到 1092.19 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 11.4%。到 2021 年,市场规模涨到了 1221.25 亿元,相比 2020 年增长了 18.1%。

咱们中国养老器械行业的产品挺丰富。像养老机器人、养老床垫、养老照护设备,这些都属于高端养老器械产品。另外,出口的产品有养老家电、养老床上用品,还有养老服装之类的。

中国养老保健品行业的市场规模,就像芝麻开花一样,年年都在往上长。

2021 年,这个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了 6272 亿元,跟 2020 年比,增长了 12%。到 2022 年,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达到了 6900 亿元。为啥会这样呢?是因为中老年人越来越看重健康养生啦,这就直接促使中老年保健品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

从商品分类的角度看,2023 年 10 月的数据显示,在中老年保健品里,肽与蛋白质类、功能性油脂类的交易额是最高的。肽与蛋白质类占了 27%,功能性油脂类占 25%。矿物质类的交易额占比 17%,多糖类和维生素类的交易额占比都是 10%。像钙片、鱼油这些细分品类,交易额也相当可观。

04 中游产业链

养老产业就像一个围绕老年人的大生态圈,全方位照顾到他们的各种需求。它包含了好多环节,像是养老资金怎么积累,养老服务怎么提供、相关人才怎么培训,还有养老产品怎么生产制造等等。这一系列环节构成了一个多元的产业体系。

近几年,在政策一路 “绿灯” 支持鼓励下,养老产业越来越壮大。其中金融、地产、服务、用品这四大板块,已经成长出不少有代表性的企业。这些企业涉及 12 个养老产业大类,从老年人的养老资金保障,到消费需求满足,再到各类服务提供,都能给予全面支持。

04-1、养老地产

养老地产主要有四类参与者。房地产公司擅长房产开发,在建设养老居住设施方面优势突出。保险公司资金雄厚、精于风险管理,可为项目提供资金并结合保险业务。专业养老服务运营公司专注服务,能满足老人生活照料、健康护理等需求。外企和实业公司等其他投资者,外企可带来先进理念技术,实业公司能凭借产业资源丰富产业生态。四类参与者各有所长,在养老房地产业承担不同角色。

据《中国银行保险报》首届 “中国康养 30 人” 论坛数据,截至 2020 年三季度末,中国人寿、泰康人寿等 10 家保险机构投资 47 个养老社区项目,分布在东部沿海及中部 20 个省市区,占地 1198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1427 万平方米,计划投资 900 亿,实际投 446 亿,设计床位 84155 个。同时,保险资金通过直间接股权,投向养老及上下游医疗健康行业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达 2347.82 亿元。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 年商业保险机构养老社区项目共 105 个,2023 年(在建和建成)达 129 个。

国内主要险企养老社区布局概况如下:

04-2、养老服务

养老服务业是个综合性行业,专门针对老年人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基本需求,提供各种服务类产品。可以说,它是养老产业的关键部分,就像一台机器的核心部件,少了它,养老产业这台 “大机器” 就没法好好运转。

以养老教育为例:

人民日报指出,老年大学是老年教育主阵地,意义重大,但存在课程供给不足与结构短板。《中国老年教育发展报告》表明,现阶段老年教育有两大特征:

1、发展向好。2019 年末,老年大学约 7.63 万所,较 2017 年增 22.7%;在校学员约 1088.2 万人,增 33.8%;20 个省份有 1.42 万个志愿者团队、超 76 万名老年志愿者。

2、办学主体多元。24 个省级统计,2019 年末政府办学占 71.4%,公办民助占 22.8%,其他占 5.8%;县级以下老年学校占 93.0% 。

3、网络数字化教育成老年教育重要形式。据不完全统计,2019 年末远程老年教育学校 6345 所、教学点 3.6 万余个,约为 2017 年 6 倍;注册学员 387.4 万,较 2017 年增 68.9%,面授与网络学员数比约 7:4 。

4、老年教育存区域发展不均与经费不足问题。东部及沿海老年大学集中,华东学员占全国 53.6%,西北、东北分别仅占 4.3%、3.9%。18 省市数据显示,国家财政对老年教育投入偏低,需提升。

04-3、养老用品

养老用品业,主要就是给老年人制造、销售和租赁各类适老化的实体产品。要是按照老年人的不同需求细分,能分成食品、日用品及辅助产品、健身产品等大几类。

2024 年 1 月 22 日国新办吹风会提到,2023 年我国老年用品市场规模有 5 万亿,产品种类和数量都不少。工信部这些年在努力让老年用品品种更多、质量更好、牌子更响,还在加强标准方面的工作。

《2022 年养老消费调查项目研究报告》有关养老用品消费需求结论如下:

受访老人购买养老用品,除老年食品、服装服饰、保健品外,健康管理产品购买率高。除已购用品,老人对特殊用品需求度*,服装服饰、老年食品需求度也高。

不同年龄购买养老用品差异大。50 - 89 岁人群随年龄增长,对部分用品购买率上升;90 岁以上老人*老年食品,其他用品购买率大降。中部地区老人购买老年食品比例最高,对多种用品偏好度高,更青睐老年食品。

04-4、养老金融

养老金金融,即储备养老资产的金融活动,含制度安排与资产管理,是养老金融基础核心。目标是借制度积累资产并市场化运营保值增值。

目前,我国形成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企业与职业年金补充,衔接个人养老金等。长期护理保险也属制度化养老财富积累。重点来看看养老保险:

发改委数据显示,“十三五” 期间,全民参保计划深入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 2015 年 8.58 亿增至 2020 年 9.99 亿,2020 年参保率超 91%,较 2015 年提升约 9 个百分点。“十四五” 时期,按应保尽保、自愿参保原则,要基本实现法定参保人员全覆盖。考虑参保基数大及部分人自愿不参保等因素,预计 2025 年参保率达 95% 。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计算公式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口 ÷ 政策规定应参保人口(16 周岁及以上减去全日制在校学生和现役军人)×100% 。因全日制在校学生和现役军人数据获取难,用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替代参保率,其公式为:总参保人数 ÷16 周岁以上人口数,测算覆盖率略低于实际参保率。

我国养老保险*支柱基本健全。近年参保人数与覆盖率上升,但领取人数增长快,使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增速放缓、支出压力大。

据 2023 年人社统计公报,2023 年末参保 10.66 亿人,覆盖率 91.8% ,城镇职工 5.21 亿、城乡居民 5.45 亿,领取人数 3.15 亿,占比 29.5% ;基金累计结余 7.82 万亿,城镇职工基金结余 6.36 万亿(同比 + 11.86%)。因覆盖率升与企业职工缴费比例下调,近年基金累计结余增速放缓。

05 发展趋势

人口老龄化加速,中长期看,我国老龄产业的重大需求会不断显现,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老龄化拉动行业需求增长

我国老年人口规模持续扩大,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银发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愈发重要,我国将成为全球老龄产业潜力*的国家。

科技创新推动养老产业发展

科技创新是养老产业发展的关键策略,能满足老年人多样、多层次的消费需求,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

智慧养老成行业新方向

老龄化加剧,传统养老模式难以满足需求,寻求多元复合治理手段解决老年人多层次需求是趋势。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可有效解决我国养老产业结构失衡问题。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