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内容

乡村振兴在行动丨辽宁沈阳:多点协同驱动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生态”

时间:2023-10-14 09:37 来源:新华网 阅读量:11378   
  

眼下正是葡萄成熟的时节,沈阳市苏家屯区马耳山村的采摘园里,不少游客在体验采摘的乐趣。“很多城里人开车来村里旅游,爬山、采摘、吃农家菜,游客多了,我们的收入也增加了。”村民刘颖说。

乡村振兴在行动丨辽宁沈阳:多点协同驱动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生态”

这仅是沈阳城乡融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沈阳市以城市为引领、辐射和带动乡村发展的发动机,以乡村为支撑城市发展的重要依托和土壤,使得城与乡的双向奔赴,宛如并蒂莲花,处处是景。

激活要素 驱动城乡双向奔赴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核心是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

沈阳市沈北新区兴隆台街道单家村民宿航拍。受访者供图

步入沈阳市沈北新区兴隆台街道单家村,传统民房与现代民宿错落排布、村庄绿化美观整洁。这里是沈北新区推进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试点之一,几年间,沈北新区多个涉农街道的农户实现了集中居住,原有的宅基地被复垦整理,按一定比例建设社区及开发工商业。

沈阳市沈北新区兴隆街道单家村民宿。新华网丁成玉摄

一子落而满盘活。如今,沈北新区通过推进宅基地改革,积极支持和引导工商资本参与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盘活利用,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农民年增收益平均可达3.3万元。

在沈阳新民市姚堡乡腰四家子村的田地里,90后小伙刘征一大早就忙碌开来,将自家种植的新鲜蔬菜装车,运往批发市场。作为返乡大学生,刘征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探索创建了“一地三茬”高效种植模式,成为当地的致富带头人之一。

城乡融合,关键在人。如何将人才引入乡村,且留得住、干得好?新民市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以返乡大学生为抓手,鼓励引导在外乡贤、原籍大学生以及优秀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兴业。结合特色产业和农民需求,开展多形式、有针对性地培训。组建“专家智囊团”,办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创建“新民人才”网络阵地,建立科技人才服务站39个,实现农村全域“线上+线下”人才服务全覆盖。

变化不止在新民。截至今年5月,沈阳市已为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开展创业培训164人,认定扶持涉农区县创业带头人312 人;为返乡创业农民工、农村自主创业农民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3笔,共计3969万元。

今年上半年,全市实施27个“舒心就业”示范村建设,培育“新民菜农”“法库陶瓷工”等特色劳务品牌4个……一项项政策畅通了城乡人才的双向流动,也盘活了城乡两端人才资源。

产城融合 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

走进沈阳市法库县,今年29岁的梁日鹏正在为村民讲解免耕播种机、秸秆打包机、植保无人机等各式新农机的操作规范。

作为沈阳农业大学的毕业生,他带着上学期间走访、调研全国近100个农业合作社的经验,来到法库县创办了万盈农业科技服务公司,成为当地3万亩地的“贴心农管家”。

“我们将农田管理接入了物联网系统,一台手机就能管数万亩地。”梁日鹏说。

试播现场,梁日鹏在测量播种行距。新华社记者张嘉琪摄

将科技、数字“种”进黑土地,为产业兴旺提供了新思路。近年来,沈阳市紧抓“数字农业”建设,加快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集中应用。目前,已成功创建禾丰、大田、上锦等多个省级智慧农业应用基地。

除了科技赋能,统筹城乡发展,也为农业升级带来了新的契机。经营葡萄采摘园的刘颖是土生土长的苏家屯区马耳山村人,她还记得十多年前,村里是“脏乱差”的落后村,家里只有务农一条出路,年收入不超过4万元。随着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她也在村委会帮助下,架起葡萄藤,走上了致富路。

发挥本地特有优势,将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打造成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既是一条路径,更是一个样本。当前,沈阳正以项目建设为主要抓手,依托主城区优势积极培育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从装备制造、生命健康、汽车及零部件等新兴产业,到粮食、蔬菜、畜牧、特色种植、豆制品、预制菜等项目融合的现代农业,再到金融服务、批发零售、教育医疗、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综合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城乡融合和产业聚集的磁场已初步形成。

上半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7元,同比增长4.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91元,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19元,增长7.5%。

共建共治 让城乡同享幸福生活

沈阳工农桥改造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7月初,在沈阳工农桥改造现场,机械轰鸣,施工人员紧张忙碌着。作为主城区连接长白地区和通往苏家屯区的重要通道,工农桥长期以来承担了沈阳大量跨河交通的压力。

实施工农桥改造工程正是沈阳针对“城市病”开出的精准“药方”。改造800个老旧小区、更新309条背街小巷、新建1000个城市“口袋公园”、启动首批16个城市更新片区规划……当前,沈阳以“体检+更新”的模式,在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城市路网结构完善等方面,实施城市更新。

沈阳城市风光。新华网发 夏铭阳摄

过程中,沈阳把城市和乡村作为有机整体统筹规划,实现城市与乡村的互融共生、共治共享。

“快递到家,农资产品送上门,农产品家门口直发,咱们的产业更加兴旺了。”康平县二牛所口镇刘家村村民刘文伟说,每天上午把收获的小米、蜜薯等农产品照片传到网上,傍晚就能快递送往全国各地。

在沈阳,农村公路、物流快递、邮政服务等基础设施资源,正加速下沉至农村,使农村居民享受与城市居民相近的服务。目前全市1527个建制村中,邮政、顺丰、京东、德邦四家企业率先实现快递进村全覆盖。

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是二牛所口村村民任泽富的心愿。

为解决农民看病难题,康平县着力调整优化群众就医流程,以县域“医共体”为载体,通过县、乡、村分级诊疗,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的科学合理就医秩序,保障群众就医渠道通畅,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感冒发烧到卫生院,挂号、付费、取药,整个过程相当方便。”任泽富说。

目前,沈阳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正逐年提升。今年上半年,沈阳全市共培育“品质养老”示范村233个,实施40所乡村学校综合改造,推动涉农地区基层医疗机构100%参与达标创建。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